2021年07月15日
对于父母而言,孩子不好好吃饭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。
如何让孩子对食物产生积极的情绪,让“吃饭”变成一件顺其自然的事,这也正是食育(食物教育)对于很多父母的重要意义。
今天,娃娃阅读就想以“吃”为主题,从孩子最熟知的绘本出发,和大家分享这些有趣的食育故事,让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,可以轻轻松松地用食物和孩子对话!
吃什么?如何吃?变成了一种智慧。
在有着悠久饮食文化的中国,虽然不是人人都有顶级厨师的手艺,但相信大多数人都有“尝遍人间美味”的梦想吧!在绘本里,也有很多关于“吃货”的故事,今天就让我们开启一场绘本美食之旅吧!
《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》超越了“吃”的生理快感,进入审美快感的维度,激发儿童的心智发展,引导儿童的思考力朝向理性思辨的高处发展。——绘本研究专家、翻译家、作家/朱自强
一个爱吃包子又超有想象力的男孩,一个有爱又有趣的妈妈,他们会演绎一个什么故事呢?当然是一个能感受甜蜜的亲子关系的故事,一个能体会亲子间如何沟通的故事,一个激发孩子想象力,并能让孩子爱上阅读、也爱上中国快餐——包子的趣味盎然的故事。男孩长大后在美留学时,仍然那么爱吃包子。包子给他的是故乡的味道,也许还给了他创业的指引,谁知道他日后能不能成为做包子的包子大王呢?
一场关于包子的“趣辩”就此展开了......
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”,饮食习惯也如同口音一样,在儿时形成了,长大后也不易改变。日本的小孩爱吃纳豆、印度的小孩爱吃咖喱、韩国的小孩爱吃泡菜,文化背景的差异,造就了孩子饮食习惯天南地北的地域差异。
儿时尝过的美食,是植根在味觉记忆中的重要信息。在国内长大的孩子,无论成年后去国外呆多久,还是喜欢吃中餐。一个爱吃包子的孩子,无论远在异国,离家多远,都总能找到回家的路。因为难忘的不是包子本身,而是包子里那份浓浓的故乡情。
《妈妈,买绿豆!》想起那些儿时美好的回忆
本书主要是作者以生活化和趣味化的方式,讲述了阿宝和妈妈上街买绿豆而展开的一系列趣事。
阿宝和妈妈上街买绿豆,一连串奇妙的情节就此展开……
阿宝专注于绿豆,从陪妈妈买绿豆、帮妈妈煮绿豆汤、和妈妈一起吃绿豆,再到与妈妈一起做绿豆棒冰、种绿豆,最后和妈妈一边看绿豆抽芽,一边享用着凉爽的绿豆冰,这是夏天才有的童年记忆。
这本绘本很简单,却能让我想到很多,想到自己的小时候,想到我的妈妈,想到和妈妈共同去做的一些事,都让我心里很暖。
而现在,我也做了妈妈,也会和孩子一起做很多事情,比如一起包饺子、一起做手工、一起研究地图等等,我也很希望,当我的孩子长大以后,会和绘本里的阿宝一样,在他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,一颗爱的种子,让它生根发芽,伴他快乐成长!
超美中国风绘本,我太爱了,推荐3.5岁以上的孩子看👍
这本是一个“妖精吃人”的故事,却透出一股香喷喷的味道。
两个小妖精,抓住了一个老和尚。为了遵守大王的嘱咐,等大王归山后一起享用,他们想尽了法子做人间的美食给老和尚滋补身体,而变化也正悄悄地伴随两个小妖精为老和尚制作食物的过程而发生......
为了等待迟迟不归的大王,看着宁愿挨饿也不沾荤食的老和尚日渐消瘦,两个活宝小妖精竟想出了下山学厨艺的办法。他们踩着各个节气的点,把一个幸运的老和尚喂得白白胖胖的。
立春,做春饼;雨水,喝蜂蜜枣姜茶;谷雨,煮新茶;小暑过后,尝新米;秋分,做蒸糕;冬至,包饺子、酿米酒......
直到最后,两个小妖精恍然发现,五谷杂粮和瓜果蔬菜更香甜。他们放走了老和尚,还在山里头开起了饭店——中华传统美食的魅力由此可见!
所谓“民以食为天”,没想到小妖精也不例外。两个被人间美食所感化的小妖精,既不磨人,也不吃人,从不劳而获到自食其力,是食物伴随了他们的成长。
全书采用了面包的黄色作为主色调,讲述了姐弟三人做面包的过程。
这一次,林明子带领大家,一起了解面包是怎么做成的:材料需要什么,揉面团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,发酵要等待多少时间,怎样做出可爱形状的面包,需要哪些创意……
可以说是儿童版面包食谱,所有的步骤写得都很详细,包括揉面包时的注意事项等细节都有,启发孩子去动手一试。
看故事里三位小朋友,是如何卖力地又搓、又捏,最后香喷喷的面包,终于出炉啦!
读完故事,知道面包原来是这样做出来的~也许也会忍不住想自己试试看喔!
那一定有趣极了呢!
一个土豆和红薯也能动手做饭的爆笑故事
一本色香味俱全的绘本,像木偶剧一样生动,像喜剧片一样幽默
不做凡事包办的父母,引导孩子主动去解决生活中的“难题”
看到封面上画的食盒的眼睛时,我就被吸引住了,不仅故事很有趣,食物也画得非常诱人。这本书要出版的时候,我特意请加岳先生画了很多食物。读过之后,也许你的肚子都饿了。
土豆和红薯是芋助小区有名的懒虫。有一天,他俩肚子饿了,谁也不想去做饭,只好叫外卖,结果来的却是……土豆和红薯能顺利吃上饭吗?如果这样奇葩的外卖跑到你家里来,你怎么办?
小角色拥有大能量。作者画活了土豆、红薯、盘子和碗,让整本书具有了超现实主义特质,极富魔幻色彩。故事意外之中有惊喜,惊喜之中有幽默,幽默之中有温暖。
一个土豆和红薯也能动手做饭的爆笑故事,一本色香味俱全的绘本,像木偶剧一样生动,像喜剧片一样幽默,不做凡事包办的父母,引导孩子主动去解决生活中的“难题”。
一套帮助孩子:不挑食、不剩饭、远离零食、认识身体、热爱锻炼、认知刷牙、作息规律的绘本。
饭先生叫比尼,菜小姐叫金妮。饭先生和菜小姐小时候是一对爱幻想、爱冒险、爱美食、爱健康,又爱搞搞恶作剧的小伙伴。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关于神奇世界的童话,那里拥有使世界更明亮的力量。 在金妮比尼世界里,有多样化的创意游戏和教育
画风方面,我实在太喜欢这种可爱华丽丽的画风了。每个形象都不一样,非常的精致。色彩极其丰富又十分的统一。我一般是比较喜欢手绘的画风和上色。画的形象太好看。电脑上色赋予了它时代感和设计感。达到了一种有别于手绘的不一样的魅力。
尤其是在小肠吸收营养素的这一段。真是把我震惊了。太漂亮了。绘本到了最后,肚子着凉了,不舒服了,于是妈妈的魔术手出现了。妈妈温柔的抚摸缓解了肚子的疼痛,于是小主人公顺利的完成了消化系统之旅。
金妮比尼让成年人找回童心,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关于神奇世界的童话,那里拥有使世界更明亮的力量。在金妮比尼世界里,有多样化的创意游戏和教育。妈妈、爸爸也一起来幸福的金妮比尼世界玩耍吧!
环游世界做苹果派:“舌尖上的世界”
这本绘本包括了地理知识、自然知识、科普知识、数学知识,还有情商培养、挫折教育。最最关键的是:它用一种孩子喜欢的方式自然而然的娓娓道来,你确定不来看一眼?
如果你想做苹果派,可是提供原料的超市有没有开门,怎么办。
在这个故事里,作者生动风趣的带着想做苹果派的小女孩环游世界寻找原料:意大利的麦子、法国的母鸡、斯里兰卡的桂皮、英国的奶牛牙、牙买加的甘蔗还有美国的苹果!哈哈,不读这本书,还真不知道各国不同的优良物产呢。
这部图画书无论是故事还是画面都轻松风趣,画风是清丽朴素的水彩。挥洒自如的线条与奔放明亮的造型就好像出自孩子自己的手笔。自然流露的乐观态度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体会如何笑对人生。
一起来看看吧!
优秀的幼儿自主意识敏感期教养绘本,切合2~4岁孩子的身心发育
头发乱蓬蓬,气鼓鼓的不理人,妈妈一走就哇哇哭,夜深了还不睡……
这是哪个小孩呀?原来是淘气的你啊。
这说明你正处于自主意识的敏感期,妈妈一点不担心。不哄你,不劝你,更不骂你和揍你。就给你讲个故事吧: 有只小猫老爱生气,气得鼓成了气球,忽忽悠悠飞上了天; 有个孩子哭呀哭呀,眼泪流成了河,他就变成了小鱼;还有个小孩……
从两岁左右,孩子就进入了自主意识敏感期。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主意,却常常找不到表达自我的出口,表现出执拗、不讲理、爱哭闹等特征。这时候,有智慧的父母会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,开展春风化雨般的趣味教育。
这套书里的故事全都取材于孩子的真实生活,既朴实又亲切;剪贴画风格的插图、可爱的小主人公形象,无比亲近孩子的心;滑稽幽默之中又蕴含着隽永的寓意,不含一丝说教,却让成长中的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展开思考,自动自发养成良好的习惯、健全的品格。
维尼讨厌蔬菜,所有的蔬菜他都讨厌。
维尼只喜欢吃汉堡。
除了汉堡,维尼什么都不吃。有一天,维尼居然……可怜的维尼面临大危机!
这是一个关于“饮食习惯”的绘本,但全书绝无一句说教,却能让宝贝看完后自觉自愿地“样样都爱吃”,神奇吧。
维尼很喜欢汉堡,除了汉堡他什么都不吃。有一天,维尼刚从‘大大汉堡店’走出来,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巨型汉堡!狗狗要吃维尼,壮牛们追着维尼要出气,肚子饿了的男孩子们也追着为他跑,大家都要吃掉维尼!维尼这下可怎么办?
现在很多小朋友都会偏食,我们推荐这本书的初衷就是想要告诉小朋友正确的饮食习惯,并且也想提醒家长注意小朋友的营养均衡。
有些小朋友只爱吃肉,不爱吃蔬菜;有些小朋友,只爱吃蔬菜,不爱吃肉;还有些小朋友干脆不喜欢吃正餐,只喜欢吃零食!
小朋友现在正处于成长阶段,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都要通过食物来获得。每一种蔬菜、肉类都含有小朋友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,只有均衡摄取才能帮助小朋友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。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,给大家打起一个警钟。
《好一个瓜啊!》讲述了一个城市家庭在做假日农夫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改变。刚翻了几页就爱上了这本图画书,即便是我这样已到而立之年的大人都被种子即将带来的惊喜所吸引。
只爱薯条、炸鸡的南瓜妹从不吃蔬菜,当然也不爱种菜。有一天,爸爸带她到菜园学“有机”种植法,有个神秘的瓜婆婆给了南瓜妹一粒神奇的种子,说:“种下它,它会带来很大的惊喜!”
神秘的种子渐渐长大,开了一朵大黄花,慢慢结出一个瓜,它究竟是什么瓜?南瓜妹在菜园里,还会发现什么令人惊喜的变换?
书中的内容很丰富,画面有趣、故事生动,再仔细看,其实贯穿了很多条知识线。简单地列出一个阅读线,更多的惊奇跟着小编一起去发现吧。
看完以上介绍的绘本
相信宝妈宝爸
已经能轻松用食物和孩子对话啦!
希望小朋友们都爱吃饭,身体棒棒!